“中东欧区域与国别研究中的新问题”线上研讨会召开

2020年7月2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编辑部和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联合举办了“中东欧区域与国别研究中的新问题”线上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及欧洲研究所的四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二十余位科研人员参与研讨。

会议由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研究员致辞。他指出,欧洲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在理论层面,需要反思欧洲一体化理论是否有新的进展和趋势,是否需要新的理论去解释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同时,“失去的十年”也对中东欧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对外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在中东欧研究方面,离不开对欧洲一体化进行阐释的大背景。此外,中东欧民主的倒退、经济追赶效应的动力不足,以及这些国家的腐败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项佐涛副教授,从利益政治与认同政治的双重建构的角度分析了中东欧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通过对波兰、匈牙利、捷克三个国家的案例分析,他认为,认同政治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选举数据同样支撑了另一个观点,即中东欧国家的民粹主义的兴起,是源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国内民众在转型过程中,既受到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上的困扰,也遭遇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困难。因此,中东欧的民粹主义的崛起也是一种经济主导的行为,即利益政治对民粹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评论环节,欧洲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李靖堃研究员对欧洲民粹主义研究做了进一步阐释。她指出,首先,民粹主义问题很重要,尤其是疫情对欧洲政治思潮产生了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其次,由于对民粹主义的界定较为模糊,因此在做研究的时候,界定研究概念和视角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李靖堃建议作者加入对于民粹主义的界定,以及对于认同政治和利益政治两者关系的论述。最后,中东欧是民粹主义的重镇,不妨将西欧和中东欧的民粹主义特点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中东欧民粹主义的特点。社会文化室主任张金岭研究员也对该发言进行了评论。他指出,演讲者的问题意识很明确,其做出的分析和给出的判断也值得深入思考。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包括利益政治中满足支持者经济利益诉求的举措、全球化对中东欧国家的冲击、民粹主义政党身份认同的界定,以及经济诉求如何催生政治认同等。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的姬文刚副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分裂理论视域下的中东欧政党政治变迁与特点”。姬文刚通过对中东欧四国的研究,提出中东欧国家已经从早期的价值分裂转换到以利益分裂为主导。同时,跨国分裂也成为影响中东欧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种分裂方式,进而影响这些国家政党结盟的形式,甚至未来的中东欧政治格局。

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研究员在点评时指出,发言人从理论层面对中东欧政党政治进行了深入剖析,其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进一步而言,可在以下六方面进行补充完善:第一,分裂理论应用于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作者列一个四象限,以政治—经济为纵轴、中心—边缘为横轴,将不同政党放入坐标轴中,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第二,建议将政党的变迁进行分期。按照不同时期,探讨中东欧政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认同政治和利益政治如何符合中心—边缘理论需要进一步解释。第四,中东欧虽然经济增长较快,超越了西欧,但经济分配没有达到普惠的程度,这一现象如何解释,需要进一步思考。第五,中东欧政党政治的变迁与特点需要明确指出。第六,文献综述部分可以适当缩短,重点放在个人观点的阐释中。法律室主任叶斌副研究员建议文章增加新的向度。例如,中东欧国家政党如何看待法制和社会公正的问题。另外,小国政府在东西方之间是否有特殊利益需求。如此,既有理论深度,又能结合现实的角度,将两者进行更紧密地结合。

主题报告的第三位发言者是来自欧洲研究所中东欧室副主任鞠维伟助理研究员。他基于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四国2018-2019年的媒体报道,对其“中国观”进行了整理、分析之后,指出四国媒体的对华评价呈现出纺锤形状,即大部分是中立性评价,而正面的评价远低于负面评价。四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包括对中国内部事务报道居多;中美关系成为最关注的议题;在涉华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明显跟随西方媒体的口径;涉及双边务实合作报道评价比较好;双边关系的负面新闻不是关注的重点。这反映出中东欧媒体的“中国观”是:政治上,媒体的“中国观”基本呈现负面趋势;经济上,具有正负两方面观点,总体看来持中立态度;外交和军事方面也比较中立;社会文化方面同样呈现负面观点;科技方面总体比较正面。由此可见,中欧国家媒体希望通过议程设置向本国民众灌输“中国观”。其反映的是既是本国精英的“中国观”,又是民众的“中国观”。此外,双边媒体之间的互动较为缺乏。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中欧国家对华舆论环境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在评论环节,经济室主任孙彦红副研究员指出,该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获取的数据和提出的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并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归纳,不但指出现象,而且要进一步思考原因。此外,指标分析部分,选择变量和赋值的标准是什么,以及选择2018-2019年这一时间段的原因是什么,都需要做出具体说明。国别室主任胡琨副研究员指出,文章对中东欧四国媒体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该研究还需要在文中进一步凸显问题意识,并根据诸如发行量、政治立场、受众等有针对性地选取媒体。

来自欧洲研究所中东欧室的马骏驰助理研究员围绕“制度、组织与激励——论匈牙利‘非自由的民主’”做了发言。他指出,匈牙利“非自由的民主”本质上不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制度和组织互动关系的问题。匈牙利转轨之后,排他性的制度安排给组织带来了收益,因此,特定的组织就会倾向于维持这种制度安排,同时进一步压制其他的政党。制度变迁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上的制度体系不可能被还原为若干个要素,因为该制度体系是各类组织在长时间内经过无数次抉择之后的副产品。这也反映了既有自由民主理论的缺陷以及解释力上的不足。

在评论环节,《欧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海洋副编审指出,马骏驰的研究将匈牙利的“非自由的民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梳理,并且意识到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而尝试用一个理论框架进行解释。然而,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个国家系统中和其他力量并存。其特定行为在其他层面是否同样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此外,匈牙利现存模式如何产生,一方面是政治精英的核算,存在政治依赖;另一方面是如何能够让人民保持沉默,是否可能是协议定价的政治制度安排,从而降低了匈牙利的经济成本。张敏研究员则指出,中东欧转轨过程中的政治制度变迁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若将此文放在欧洲一体化或者欧洲背景下进行研究会更有意义。此外,需要在中东欧国家的框架下将政治制度中组织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将题目更加聚焦,如匈牙利政党制度变迁中的非自由民主变化等。中东欧室主任刘作奎研究员进一步总结道:这次和编辑部联合召开的会议,对中东欧区域与国别研究中的新议题进行了丰富的讨论,希望有下一次的合作机会,再深入探讨,以此共同推动欧洲研究所十四五规划中的中东欧研究。

在“中东欧研究的若干问题”环节,欧洲所中东欧室孔田平研究员指出,中东欧是全球地缘政治区域变化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东欧一直是不同模式的试验对象,在社会主义时期是改革的试验,现在是转轨的试验。因此,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第一,中东欧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个大的区域下,又因为分为不同的次区域,需要避免过度简化,应充分了解国别、次区域和区域的特性。第二,中东欧制度变迁中的结构性问题。中东欧在转型过程中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形成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生的私营部门和外资企业的比例变化,以及国有企业的结构性变化,甚至其变化导致的结构性问题等,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第三,既要关注现实,又要回归历史和文化。中东欧国家有独特历史,“非自由的民主”、民族民粹主义有其历史根源。中东欧受到的历史创伤导致了对联盟的恐惧,也导致了民族主义。第四,关注微观问题,如政党的政纲、话语,中东欧的农村问题等。第五,地缘政治环境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影响,以及大国博弈对该区域的影响。第六,需要放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可从比较视角切入。此外,对于中东欧国家内部,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最后,在研究范式方面,需要用欧洲研究的范式观察中东欧的变化。欧洲研究所法律室程卫东研究员对包括中东欧研究在内的欧洲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关于研究的信息来源和文献问题。由于语言的限制,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评估,尽量排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信息解读方法的问题。有的学者对中东欧研究不免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解读,需要考虑其解读是否准确。再次,需要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研究,如地缘政治、欧洲一体化等。最后,中东欧研究的学术化问题。关于理论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若现有理论无法解读,是否需要寻找新的理论。

最后,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田德文指出,此次会议体现了创新精神,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开展研讨,进一步提高《欧洲研究》的办刊质量。此外,在中东欧研究的选题方面,现有研究已经超越了报道性阶段。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在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这次研讨在推进国内中东欧研究的理论化和学术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欧洲研究》总编辑宋晓敏主持,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和编辑部同仁也参与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