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驰:叙事学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叙事者与受众间若干矛盾初探

马骏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Junchi Ma, “The Paradoxes Between Narrator and Audience in the China’s Narrative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lister Miskimmon, Ben O'Loughlin, Jinghan Zeng eds., One Belt, One Road, One Story? Towards an EU-China Strategic Narrative,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London, 2021, pp.95-113.
书籍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2F978-3-030-53153-9#page=235
本文为摘要的中文版。已获得作者授权。


自2013年以来,中国开始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宏大的战略叙事。在此叙事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与亚洲、欧洲、欧亚等地区的国家开展合作。在叙事构建的初始阶段,各国尚未完全清楚地认知这一倡议的目的、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叙事已经传播数年。各国对此倡议的看法出现了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问题为: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各国对这一倡议的观点分歧是如何发生的;中国对该倡议的战略叙事构建和传播又如何影响了其受众。

笔者认为,除了应研究战略叙事的过程本身(构建、投射和接收)之外,更应重点关注两个主体,一是叙事者,二是受众。前者构建并传播自己的叙事,而后者则主动地接收并理解这一叙事。可是,受到构建和传播方法的影响,叙事者的叙事内容与其想要传达的内容并不一定会完全一致。受众则能且仅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接收和理解叙事者的叙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叙事案例中,各国对待该倡议的不同观点正是源于叙事者与受众的不同认知和解读。

在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指出,虽然中国和国际社会在该倡议的战略叙事中有着一定的共同话题,但叙事者与受众间存在若干矛盾。在双方的沟通过程中,中国是基于自身的基本国情、对大国博弈的认知及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原则,构建并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叙事。而叙事的受众则根据其本国的历史经验、基本国情来接收并理解这一叙事。另外,叙事者向受众传达其叙事的方法较为模糊,进而影响了叙事的传播。而受众的接收方式也让他们戴上了有色眼镜去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进而抵消了叙事者的叙事构建和传播。总之,如双方能够摆脱历史和制度的局限去接收、理解对方的叙事,那么这也将成为一种双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