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东欧热点述评与形势总结:台对中东欧国家“外交”趋向活跃



高晓川,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


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转型以来,一些中东欧国家一直是台当局开展金钱外交和拓展国际空间的突破口。远有1992年拉(脱维亚)与台建立“领事关系”、1999年马其顿与台“建交”,近有捷参议长于2020年9月访台。2018年以来,在美国加大对中东欧的战略倚重以及欧盟突出地缘政治的背景下,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环境趋向复杂。2020年新冠疫情对大国关系造成显著冲击,在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中欧间基于不同价值观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之争和基于地缘基础上的利益空间之争也趋强。

台当局在立设立“台湾代表处”,部分中东欧国家议会出台涉台决议

中东欧国家历来是台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地区,2021年台强化对中东欧国家“外交”攻势。2021年7月,立(陶宛)设立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这是台在该地区拓展国际空间的政治性突破。岛内外事部门负责人称,以台湾命名代表处的意义重大。此举是对“一中”原则的严重破坏,中国外交部于8月10日召回驻立大使,11月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别。在中方宣布反制立措施后,岛内有民进党鼓噪台应把握难得的“历史时刻”,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工作,建立实质的伙伴关系,让欧盟中与台湾理念相近的中小型民主国家,成为台湾“外交”困境的突破口等。

2020年初以来,立、捷、斯等国都出现了对中欧抗疫合作进行政治化解读的声音,尤其是其议会借机在涉台问题上发出杂音。2021年4月,捷议会参议院炮制涉台决议,要求政府支持台参与世卫组织所有会议、机制与活动。5月,斯(洛伐克)国民议会外委会出台支持台参加世卫组织大会的决议。11月底,波海三国议员窜访岛内;12月,斯(洛伐克)经济部国务秘书加莱克率团访台,25家企业的33名企业家随行。此外,10月下旬,岛内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访捷、斯两国,岛内所谓经贸代表团到访斯、捷、立三国。

 中东欧四国援台疫苗,台当局借势发挥刷存在感

继2021年6月日美先后宣布援台疫苗后,中东欧四国即效仿跟随。首先是立于6月宣布应台驻拉脱维亚代表团请求向岛内提供2万剂疫苗,成为第一个对台捐赠的欧洲国家。随后,7月和9月,斯(洛伐克)、 捷、波分别宣布援台1万剂、3万剂和40万剂疫苗。9月22日,立宣布二度援台疫苗23.6万剂。24日,斯援台疫苗增至16万剂。至此,中东欧四国援台疫苗达到84.6万剂,波是援台疫苗数量最多的欧盟国家。四国都声称援台疫苗是对台在去年提供抗疫物资支持的回馈。波外交部称,提供疫苗是波与岛内面临困难时紧密合作的又一例证;斯经济部国务秘书加莱克称,岛内企业在斯有若干重大投资项目,斯看重对台经贸合作。立外长发推文表示“很骄傲能和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对抗疫情”。台当局也借机造势,企图扩大疫苗“外交”的国际影响,如“捐赠是来自波罗的海国家的珍贵友谊”(立);“捷不仅是台自由与民主志同道合的坚定伙伴,也证明了台捷患难真情”;“被欧盟成员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度姿态所感动”(波)等。

2020年疫情的爆发后,欧美突出对华关系中的体制与价值观冲突,立对华政策亦出现新变化。2020年底,立议会新修订的长期外交政策文件指出,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对欧盟的团结与核心利益构成挑战。立自居为欧洲民主中心,不仅在涉华人权议题上频繁冒头,而且指责中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越来越具有进攻性和分裂性,并呼吁跨大西洋国家协商重构对华战略。立是首个议会提出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国家,其对华政策的变化是台乘机而入实现突破的主要原因。就立与岛内关系而言,立以价值观外交寻求经济利益,岛内以金钱外交寻求国际空间。立在涉台问题上冒头的背后有不乏美欧支持,在中方宣布对立的反制措施后,美立进行频繁互动。立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大国站台、小国冒头的一轮对华攻势。欧美大国不仅拉拢地缘环境紧张的前沿地区国家,同时煽动其挑头效力,侵害中方核心利益。冷战时期,毛泽东曾形容中国与东欧6国关系是“财狼当道焉问狐狸”,意为中苏关系恶化影响到中国与东欧6国关系,现在这句话也适用于中立关系的变化。

从产业融合看,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芯片短缺对欧洲汽车产业的冲击甚于去年疫情的冲击,这加剧了欧盟与成员国芯片自主的紧迫感,立激光产业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岛内芯片产能占据全球的60%份额,激光与芯片产业契合度紧密,在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是导致立敢于冒头与岛内建立紧密关系的经贸利益因素。斯(洛伐克)经贸团在岛内活动重点聚焦于高科技合作,以及半导体、电动汽车、智慧城市、航天、区块链、工业制造、科研合作等领域,访问主要成果是达成经济部负责的半导体合作工作组并设立斯洛伐克半导体研究院。

2021年2月,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提出,中方将加大从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力度,这是对中东欧国家主要关切的积极回应。中方宜加强多双边务实合作,扩大与中东欧国家利益交汇点和加强战略关联度,尤其是抓住后疫情时期中欧协力绿色发展、数字发展的机遇,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和开展第三方合作,增强中东欧国家对合作机制发展的信心。后疫情时期,欧洲各国重视发展绿色能源与智慧互联互通,并把其作为促进经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这将有利于促进中欧产业融合,并成为推动企业合作的新蓝海。在中欧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欧洲市场门户、生产率以及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的中东欧国家将首先受益并成为中资拓展欧洲市场的首选地。欧洲零碳转型、绿色振兴的政策背景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企业深化在绿色、数字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机遇,中企可通过融入欧洲的产业链重构来提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战略关联性,为中欧关系发展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校对:陈思杨

排版: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