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与中东欧国家地缘安全战略系列专题(二): 当前欧洲安全战略现状和前景

导言: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安全形势剧烈动荡,特别是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都有所变化,这对世界政治安全格局、中欧关系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将带来重大影响。为此2022年3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主办了“俄乌冲突下的中东欧国家地缘安全战略”线上研讨会,国内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研讨。今天起我们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与读者分享。


金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俄乌冲突最重要的变化对欧洲来讲就是安全环境的变化,俄罗斯现实的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安全环境的变化不仅仅是俄罗斯作为军事威胁。由于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包括供应链问题,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得安全的概念其实也是沿着此前在中美博弈和疫情背景下已经出现的态势,就是安全概念愈加泛化。最新的政策文件提到欧洲认为所有软的力量或者工具都可以作为武器,这种对安全环境的冲击,彻底塑造了欧洲安全认知。这个安全认知强调更泛化的安全概念,对于接下来的安全战略会发挥很重要的影响。


 从新一届欧委会上台以来,一直强调欧洲成为地缘政治力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代表博雷利与智库的专家进行沟通提到了一点,如果中美博弈让欧洲开启了地缘政治的觉醒,那么今天欧洲就进入地缘政治的新常态。也就是说,地缘政治威胁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欧洲将长期以地缘政治思维和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安全环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俄乌冲突对于欧洲的冲击除了上述安全环境和安全观念的变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也即强化了价值观和安全的链接。我们以前讲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他们把价值观和经济、技术链接在一起,那么俄乌冲突则让欧洲建立了价值观-安全链接,就是欧洲今天所维护的安全,就是维护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是什么?就是欧洲的价值观。他们从两个维度去看这个价值观和安全威胁的联系。第一个维度,俄罗斯普京之所以能够发动战争,因为国内政治的专制,如果不是专制的制度断然不会走到今天。第二个维度,普京能够做这样的行动是基于这种坚定的认识,也即西方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所以才可以采取这样的行动。这样的变化势必对欧洲安全战略产生一种影响。这样的一种链接本身也有一个问题,会产生对外战略上的悖论,到底是继续过去的价值观导向,扩展一种模式?还是说建构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维护硬的安全?这可能是一个悖论。 再说欧洲安全结构,或者说欧洲人的这种安全战略,新出台的《战略指针》也讲得比较全。欧洲自身的安全架构怎么去构建,这其实涉及到我刚才讲到,到底主要明确的是什么,过去北约东扩也好,欧盟东扩也好,本身也是一个安全战略,通过扩展模式建构安全体系是重要方面。今天俄乌冲突,欧洲人看到了这种战略的边界,那么欧洲人重新开始思考安全战略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欧洲的边界在哪里?北约的边界在哪里?这就涉及到今天讨论很多的俄乌冲突打破了欧洲的安全秩序,或者说安全架构,接下来欧洲人想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安全体系?欧美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还是比较清楚的,无论是2月24号以前还是2月24号以后,欧洲人一直强调的是欧洲的安全结构,还是要“with  Russia”,没有俄国是不行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俄罗斯所讲的整体的安全观。但是美国人可能未必是这样认知的。涉及到战略选择,这个战略选择是什么?是完全的从过去输出规则,依赖机制,转向现在我们说的遏制,以前是通过合作来求和平,扩展自己的模式来求和平,那么今天这条路在欧洲看来很明显走不通,也看到了边界,接下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俄罗斯,当然这取决于战场发展的情况,但是有一点导向比较清楚,就是要回到我刚才说的现实主义,或者叫power  politics的视角来,我们看到的现在就是各国都在加强这种防备的开支,是以加强防务,有效遏制,实现一种力量的平衡这样的一个架构?还是说寻求和俄罗斯达成协议的方式?从现在看,加强防务进行遏制这个趋势是比较清楚的。


两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俄乌冲突在目前是凝聚了欧洲对威胁的共同认知。此前中东欧国家与法德俄罗斯威胁问题上存在很大差距。那么今天这种差距显著缩小了,将有助于去协调欧盟战略自主和北约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看战略指针,我们可以看到当这边尘埃落定之后,安全优先依然是不一样的。战略指针中也提到在中东北非地区,萨赫勒地区等等,也是有安全关切的,接下来就是长期来看如何应对不同的安全优先。


 第二,怎么看内部对于威胁认知鸿沟缩小之后北约和欧盟战略自主之间关系的问题。从这次战略指针来看,北约在欧洲的存在,它的战略意义显然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连马克龙自己也说注入了一种强心剂。目前来看,北约的战略重要性得到了提升。当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战略自主,欧洲好容易要推动的防务领域的战略自主就要偃旗息鼓了。还有一种观点,欧洲人不会因为俄乌冲突而放弃此前推动的这种战略自主的努力,并且对美国在欧洲的承诺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就是这种依赖他认为是不可靠的。我倾向认为不是俄乌冲突一个事件在塑造欧洲战略自主走向,还有别的因素,像阿富汗撤军,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影响等,对美国政治的走向欧洲人也未必是信任的。我已经看到了相关的论述,欧洲内部已经开始反思,当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时候却增加了对美国的能源依赖,这样的依赖是不是可靠的,脆弱性是不是依然在?长远来看,多长一段时间能北约和欧盟战略自主这个能契合,多大程度上会出现分歧和矛盾,都是值得关注的。在欧洲战略自主进程,比如武器购买问题分歧是现实存在的。比如这次德国去买美国的F35,法国人就开始有意见了,多大程度上是在欧洲框架下去做,这个框架又在多大程度说和美国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些都是要考虑的。此外,欧洲人的这种自主的态势强化、自主的能力加强(因为这次我们的确能看到德国非常严肃的在考虑再军事化的问题)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欧美军事力量的相对平衡,又对北约和欧盟战略自主之间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暂时都没有清晰的答案,因为取决于各方的选择和不同利益的协调与妥协。    


俄乌冲突让欧洲的安全战略日益地区化,还是日益全球化?也是两种答案,一种是觉得欧洲只能越来越聚焦自己的地区,就是东部周边和南部周边,还有多大精力去照顾在全球的安全秩序中的作用?当然对安全认知泛化问题的思考,从这个角度看,依然致力于全球化的视角,如何在全球化中赢得一种优势,或者说如何在全球化中占了先机,如何降低自己的脆弱性。从军事和安全领域来讲,随着德国的再军事化,再结合我们此前欧洲看到的一些态势,例如英国和法国都要强调,包括欧盟印太战略也都在强调要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那么如果再有一个德国安全战略中的一种强化,英法德,虽然英国脱欧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密切协调还是整体的趋势,就像在伊核危机中,并没有随着英国退出而出现变化。欧洲安全战略,从战略指针来看是有全球化诉求的,在整体来看,这种聚焦也依然会是地区化的。但是因为涉及到刚才提到的俄乌冲突对于中欧关系产生的外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中俄之间双边关系的问题,还有联动的反应,他们已经有意无意的把今天欧洲发生的和中国在亚太地区采取的行动进行挂钩。

 


校对:陈思杨

排版: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