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与中东欧国家地缘安全战略系列专题(六): 中东欧地区安全的主要特点以及中东欧国家的安全战略选择

导言: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安全形势剧烈动荡,特别是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都有所变化,这对世界政治安全格局、中欧关系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将带来重大影响。为此2022年3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主办了“俄乌冲突下的中东欧国家地缘安全战略”线上研讨会,国内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研讨。我们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与读者分享。


鞠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首先,地区是一个国际政治中非常重要的分析层次。从地区安全的角度来说,因为国家实力以及国家间相互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地区安全会表现与全球安全体系截然不同的极性,或者通俗的说就是它的安全特征。其次,相比于国家与全球安全体系的互动,国家与地区还有地区内其他国家的互动都是更加紧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国家在地区层面的安全战略选择,更能反映其利益取向及战略想法。


中东欧地区安全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军事安全要压倒其他各种领域的安全,是影响中东欧地区安全最重要的因素。过往研究的安全主要是传统安全,也就是军事安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包括整个国家能力建设的发展,所谓安全,或者说国家安全,已经由传统领域进入了非传统领域,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等各种安全,其内涵与外延都已经大为拓展了。比如我们国家提出的国家安全观,有16种国家安全。但是对于每个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因为发展水平和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安全的关注点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还是军事安全。他们政治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14年以来乌克兰危机,他们面临的军事威胁越来越实质化。而其他领域的安全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没有这么大,比如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包括在西欧国家也发生了很多恐怖袭击事件。但根据历年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中东欧国家的恐怖主义威胁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而且低于西欧国家。比如罗马尼亚等一些国家,恐怖主义指数得分是常年为零的,恐怖主义威胁是非常低的,包括之前难民引发的社会安全也是西欧国家的主要问题,但多数中东欧并不接收难民,所以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综合各个领域来说,影响中东欧地区的最重要的安全因素就是军事安全。


其次,在军事安全方面,通过各种因素考量,俄罗斯是中东欧国家的最大威胁,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军事力量都比较弱小,除了波兰之外。波兰是军力最强的中东欧国家,位列欧洲第6,全球第23位。但是因为有俄罗斯这么一个绝对的军事大国,也抵消了他们的相对军事力量。所以在中东欧地区,并没有地区性的领导国,或者对他国有重大威胁的国家,外部因素是影响他们地区安全最重要的因素。综合地理位置,战术战略能力,战略意图等因素,俄罗斯是他们唯一的,或者说最主要的一个安全威胁。从乌克兰危机,再到现在的俄乌冲突,这一观点可以说是被一步步证实。


第三个特点就是安全战略选择的多样化。虽然大的趋势是依靠美国和北约的外部力量来抵御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但是因为各自利益、历史、地理位置的不同,中东欧国家在安全战略选择上还是有多样化的空间。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就是要联美反俄。其他一些国家也反俄,也依靠美国的力量,但是不会像波兰一样,哪怕是欧盟和美国出现矛盾都会站在美国一方。还有极个别的国家,比如塞尔维亚,他们是亲俄的,保持平衡战略,不加入北约,但与俄美欧都保持相对密切的关系。


在俄乌冲突之后,我们也可以看到中东欧地区安全特征的延续与变化。比如俄罗斯是中东欧国家最主要的安全威胁,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军事安全大于其他领域安全的特点也在延续。比如过去中东欧国家,或者说欧盟国家一直强调能源安全,不会把相关制裁扩展到能源领域,但随着冲突的爆发,欧盟,包括欧洲国家也考虑在能源领域改变对俄罗斯的依赖。当然,欧盟对于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非常大,不可能一瞬间突然停掉,但欧盟公开表示了会大幅减少进口,到2030年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总体依赖。我们也看到他们开始到全世界各地联络,包括和美国签署天然气协议,包括到中东国家寻求新的能源供应渠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我个人的观点是,现阶段军事安全的重要性要大于所谓的能源安全。从绝对利益的角度来说,完全切断或者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是不明智的,但他们需要以各种方式来对俄罗斯进行威慑和制裁,以此来支援和援助乌克兰。现在的欧洲就是朝着这个趋势在做,这就是军事安全大于其他一切领域安全的体现。


还有一个有变化的地方,就是多样性,那些想搞平衡外交,平衡政策的力量大为削减了。包括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内部或许对于如何对待俄罗斯有一定的分歧,但在整个国家政策层面则完全倒向了北约和美国。匈牙利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也不允许其他国家通过他们的境内直接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但也要同意北约在其境内驻军。在反俄成为政治正确的背景下,多样化的安全战略选择是被削弱的。坚持亲俄或者平衡的策略可能面对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就像塞尔维亚,无论是武契奇本人,还是整个国家都面临着欧盟等外部力量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局面下,很多政治领导人,无法像往常一样选择更加平衡自主的安全战略选择,只有选择去更加依赖北约和美国。


我对于俄乌冲突后中东欧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有两点不成熟的猜想。首先,从近期来看,北约仍然是不二之选。我们可以看到在俄乌冲突之后,各个国家要发布声明增加军费,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于俄罗斯进行威慑最有效的行动都是在北约框架下展开的,我们也看到了北约特别峰会的内容,既有对于未来北约的展望,也由对过去一个多月北约行动的总结。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新增四个战斗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各建一个战斗群。同事增加了各个战斗群的士兵人数,现在有8个战斗群,总兵力是4万左右。第二个是考虑制定加强防御和威慑能力的长期计划,也有可能将在北约东翼永久驻扎大量部队。再有一个,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各种装备,特别提到了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武器,包括网络安全等特殊攻击的能力。目前来看,北约还是做了很多事情,对中东欧国家来说,也只能依靠北约。


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欧洲自主防务会是大势所趋。过去欧洲自主防务也在搞,但有很多困境,第一个困境就是钱,因为大家并不愿意增加国防开支。再有一个,牵扯到各国主权让渡的问题,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增加开支,包括像德国,以前在北约内部是最坚定的不按美国要求的GDP2%军费开支来走的国家,现在也要增加军费。包括中东欧国家,除了像波兰或者爱沙尼亚,很多国家都是不达标的,现在都是要大规模开支军费,这个是解决欧洲自主防务的一个关键问题。第二个是所谓的权力问题,欧洲自主防务更多牵涉的是主权之争,其实欧洲自主防务不一定搞这样的路线,不一定还是按照一体化的模式走,也可以像北约一样搞成主权国家或者说成员国军事合作,建立快速反应部队这样的模式来走。先建起自主防务,至于后面如何领导军队,或者国防开支管理等问题,如何分配欧盟成员国的主权,之后可以再看,再解决。目前来看,欧盟自主防务之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有这方面的趋势和意愿去解决。长远来看,我认为中东欧国家不应再对欧洲自主防务采取搭便车的态度,而需要更加积极参与到欧洲自主防务的过程中。

 






校对:陈思杨

排版: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