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0年8月18日-8月19日)

【疫情大数据】

 


【专家观点】

尹亚利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

希腊疫情升级,防控形势严峻

 

最近一周,欧洲疫情出现反弹,各国纷纷收紧了防疫措施。在早期疫情发展较慢的中东欧地区,在这一轮疫情反弹中未能幸免,各国疫情均出现了较大幅度发展。

对于希腊来讲,与其说是疫情反弹,不如说是疫情升级。疫情之初,在五月以前,希腊疫情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甚至被称为欧洲的奇迹。到412日,希腊每天新增病例只有不超过两位数,全国只有93人因为新冠疫情而死亡,死亡率为4%,低于全球平均死亡率5.4%。确诊病例只有2081例,发病率列世界第75位。而在同一天,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84万,死亡人数超过10万。然而,进入7月以后,希腊新增病例逐渐增多,进入8月份后,希腊每天新增确诊病例都在三位数以上,最近更是超过200例。希腊的感染率已经从4%上升到6%以上

希腊新增病例大幅上升与开放旅游有较密切的关系。旅游业是希腊的重要支柱产业,希腊是旅游大国,每年来到希腊的游客达数千万,给希腊带来滚滚财富。20世纪90年代,希腊游客数量每年约900万左右,1994年,来到希腊的游客数量达到1000万。进入21世纪,希腊旅游业快速发展,很快达到3000万。2018年希腊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30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0.86亿欧元。2018年希腊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216亿欧元,如果将旅游相关产业收入计算在内,旅游业给希腊带来的收入达500亿欧元。2019年希腊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为3400万人,同比增加2.8%。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181.5亿欧元。旅游收入同比2018年增长12.8 %

2020年,新冠疫情对希腊旅游业造成沉重打击,严重拖累希腊经济发展。在欧洲疫情得到一定缓解的时候,希腊决定从五月中下旬开始重新开放旅游,力图尽量减少一些损失。

疫情之初希腊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希腊处于旅游淡季,冬季和春季前来希腊的游客相对较少,而且很快采取了关闭边界的措施。政府对防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希腊人也比较能够接受政府有关防疫的各项要求,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但是,随着天气转热,防疫措施也被崇尚自由的希腊人慢慢厌恶,人们慢慢开始将口罩和社交丢到脑后。随着游客的增多,人们期待游客如织的旅游盛况再次出现。希腊重新开放旅游后,外国游客再次来到希腊,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欧洲国家的游客。冷清的海滨沙滩终于出现了身穿比基尼的美女,海岛上再次出现了辉煌的灯火和喧闹的人群。然而,这些游客在给希腊带来欧元的同时,也增加了新冠疫情的传播机会。在欧洲国家疫情反弹的大背景下,开放边界的希腊,尽管一再在边境口岸增加病毒检测能力,依然难以对病毒入境做到完全控制。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游览、参观、餐饮、娱乐等环节都形成了病毒扩散的大环境。希腊这一轮疫情反弹中有大量感染者是青年人,显然人们在酒吧、夜总会的聚集增加了病毒在社区传播的机会。

希腊旅游高峰是五月到九月,现在是希腊旅游的黄金时段。面对开放旅游和疫情防控的矛盾,希腊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权衡利弊,希腊政府决定将防疫放到优先位置。86日希腊政府宣布采取新的防控措施,包括缩短海滩酒吧、夜总会和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为了尽量降低因为人员聚集而加剧的感染风险,希腊政府宣布从811日至823日,位于克里特、东马其顿、色雷斯、塞萨洛尼基、哈尔基季基、拉里萨等地的餐馆、咖啡吧等餐饮场所,不允许在当地时间晚间12:00至早晨7:00间营业,否则将面临最高1万欧元的罚款。但是这一措施受到很多旅游从业者、尤其是海岛上依靠餐饮和服务业生存的从业者的抵制。810日,希腊政府宣布了新的防疫措施,包括取消原定9513日举行的塞萨洛尼基国际博览会,从瑞典、捷克、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乘飞机入境的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并要求在希腊全国范围内,暂停所有音乐会和演出等活动。防控措施的升级表明,希腊政府将随着疫情发展,进一步加强防疫措施。人们担心希腊会出现第二轮封锁,希腊总理也表示再次锁国将是希腊无法承受之重,但是,如果希腊的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如果欧洲疫情继续发展,随着旅游旺季的结束,不排除希腊恢复更严格防疫措施的可能。9月希腊学校开学在即,希腊目前确定97日正式开学,但是有可能采取早先曾经采取过的措施,每个班同时上课的学生不超过15人,中学生要全程戴口罩。同时学校也要做好线下学习的准备。

期待希腊防疫的奇迹能够重现,为中东欧国家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鞠维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副主任):

中东欧国家抗疫中的

 

今年3月份以来,中东欧国家面临新冠肺炎病毒的威胁纷纷采取措施,实行紧急状态,关闭边境、禁止人员聚集、颁布居家令等一系列较为严格防疫措施。中东欧国家政府较早地启动严格的防疫措施,使得其国内疫情较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得到了更有效的抑制。欧洲疫情爆发来,中东欧国家疫情走势平缓,大部分国家死亡病例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较少。到5月中旬,死亡人数尚没有出现破千的国家, 9个中东欧国家死亡人数尚没有破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北马其顿、黑山、斯洛伐克)。中东欧国家的抗疫成效使其成为欧洲防疫、抗疫的优等生

但是中东欧国家在早期应对疫情取得重要成效后,迫于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民众情绪的反弹,不得不在5-6月份逐步放开严格的防疫措施,开始复工复产,开放边境。虽然中东欧国家的解禁措施分步骤展开,但是从当前的结果来看,过早地解除防疫措施使得中东欧国家疫情出现了严重反弹,7月初以来中东欧国家单日新增感染数量屡创新高。即便如此,中东欧各国政府也没有再采取之前的紧急状态式防疫措施,这是因为一方面各国经济受疫情冲击严重,各国预计2020年经济下滑程度较2008年欧债危机期间更为严重,尽快恢复经济是各国政府此刻最为关心的事务,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国家近年来对旅游业的依赖,更是迫不及待要恢复正常秩序,尽快实现人员自由流动。另一方面,经历了居家隔离、禁止公共聚集等措施后,中东欧国家民众日常生活被打乱,处处受限,出现了严重的反对情绪。6月底,捷克出现了小规模、低烈度的抗议示威活动,发泄对政府不满,认为防疫措施压制人权,影响公民自由;在塞尔维亚政府刚宣布实行宵禁令后,78-9日塞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活动,并发展为暴力示威活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迫于压力,塞政府取消了宵禁令。目前,中东欧国家疫情发展势头没有减缓迹象,而各国政府在恢复社会经济和采取更严格的抗疫措施这两者之间很显然选择了前者。

欧盟委员会527日提出通过发债方式筹集资金,设立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在新冠疫情后重建经济。欧盟成员根据相关标准向该基金提供资金,然后经欧盟以赠款或贷款的方式分配给各成员国。

欧盟提出复苏基金的初衷,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但是欧盟的方案公布后,引起了部分中东欧国家,特别是捷克、匈牙利等中欧国家的不满。721日,经过数天的激烈讨论后,欧盟各国政府首脑终于商定了复苏基金的分配方案,同时各国领导人还同意了欧盟下一个为期七年高达1万多亿欧元的多年期预算。在确定的复苏基金方案中,中欧成员国得到了更多的满足。捷克总理巴比什在会后立即向媒体表示,与欧盟委员会5月份的最初提议相比,捷克可以从欧盟复兴基金和下一个多年期预算中获得额外的约29亿欧元资金。波兰也高兴地看到最终方案里降低了欧盟资金与减少碳排放相挂钩的要求。

此外,在基金和预算的谈判中,欧盟曾提出将成员国政府是否尊重法治原则作为欧盟资金拨付的条件,即如果政府违反民主法治原则就扣留资金。此提议立即遭到了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反对,并威胁如果将该提议纳入讨论就否决整个一揽子预算方案。最终达成的折衷方案推迟了关于民主法治原则与资金拨付关联性的讨论。对此,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称,匈牙利和波兰并不仅是获得大量资金,还维护了我们的民族尊严,我们成功拒绝了将获得欧盟资金与法治标准联系起来。波兰总理马特乌斯·莫拉维奇在会后也表示,维护法制和在适当的监督下保持预算和财政纪律,这两个问题可以分开处理。

可见中东欧国家在此次复兴基金的利益博弈中,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获得了比最初方案要高的资金额度。但是中东欧国家经济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使其在未来使用欧盟复兴基金时的意愿、基础和目标不同,仍依赖传统能源的中东欧国家,绿色产业及高新技术的推进效果将很难让欧盟如意。下一步基金及长期预算方案还要在欧洲议会层面进行表决,而且关于欧盟资金与民主法制情况相挂钩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如果多数成员国同意这一原则,那么波、匈两国的反对意见也将无效。

原航博士(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华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疫情观察与思维误区

 

人们对新冠疫情的判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而这恐与思维误区有关。我们对国际关系的观察应尽力避免思维误区。

当前,疫情观察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乐观判断疫情进展,提前畅想后疫情时代。时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展望后疫情时代如何如何。这种判断受到一些乐观情绪的影响,其来源如下:一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在全球最早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成功控制住了国内疫情,人们普遍对团结抗疫充满信心。二是,此后中国开始履行国际抗疫义务,在意大利、中东欧等地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国人满心希望中国的成功经验能帮助国外遏制疫情。三是,今年夏季以来,欧洲地区的管理措施效果显现,疫情人数得到基本控制。四是,各国大力投入疫苗研制,疫苗开发获得进展。的确,这些情况培养了人们对全球抗疫情的乐观情绪。

本文认为,现在谈后疫情时代为时尚早。上述的疫情观察存在误区,下面一一予以分析。首先,国内最早遏制了疫情势头没有错,不过当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疫情正开始在全世界蔓延,中国是少数几个安全孤岛而四周是全球疫情的压力。第二,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因素,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没有在技术层面被完全复制到被援助的国家包括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各地抗疫模式不同,效果不同。第三,全球疫情处于不同阶段,中国等国得到基本控制,美国、印度、巴西疫情却仍处于爆发阶段,而欧盟、日本等地疫情二次爆发概率在上升。据报道,816日,西班牙当日新增确诊数目前已经上升至5000以上,法国和英国当日新增确诊数也从几百上升至2000以上,德国当日新增确诊数也回升至1000水平。日本方面,目前单日新增确诊数基本每天都超过千例,近1周时间,累计确诊已猛增1万例。

疫情形势判断失误,恐与两个常见的思维误区有关系。思维误区一,是一厢情愿式的思维(wishful thinking),即由主观愿望、希望和期待影响我们的判断,增强我们的信念时,常常会导致谬误。人们往往受主观偏好的影响,乐于接收和处理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排斥不喜欢的信息,以主观偏好设想和改造世界。但是美好愿望不总是等于客观现实。例如,有人喜欢吃辣椒,但是不等于全世界人都喜欢吃辣椒。由于中国最早成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出于善良的愿望,人们觉得这是给全世界抗疫带来了希望,往往希望国外借鉴中国已经行之有效的经验。可惜,这种思维方式忽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抗疫模式和后果。

思维误区二,是线性思维(linear thinking),即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属于静态思维。哲学上接近于形而上学机械论,是片面地和静止地认识世界,忽略运动、变化和发展,忽略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简单言之,线性思维容易导致把无限复杂的世界过分简单化的冲动。某种意义上,上面的一厢情愿式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看成线性思维的一个表现,即我以为世界是这样的,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用线性思维观察疫情,就容易得出简单的结论,即看到某地疫情数字下降了一段时间,就以为疫情平稳了,趋于结束了,该谈谈疫情以后的事情了,而忽略了疫情的复杂性,各地疫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当前文化和技术条件下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全球各地互相倒灌的可能性。

事实上,一厢情愿式的思维和线性思维是常见的思维误区,不仅仅出现在疫情观察上。在国际关系的观察和实践中,也应尽量避免这类思维误区的干扰,从而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冷静理性地妥善应对国际关系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刘典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推动中欧合作行稳致远

 

开启后疫情时代中欧合作新局面,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增长为主题的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于728日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在全球抗疫进入常态化这一特殊背景下,中欧双方进行高层对话并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与合作意义尤其重大。

2020开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以极端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真实水平,并且正在考验人类全球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根据6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该组织官员于7月上旬警告说,全球公共债务将在202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各国GDP总和的比例逾101%,也为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全球变局,此次对话首先聚焦疫情冲击下的全球治理难题。经济活动是维系国际秩序稳定与繁荣的重要纽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发展乏力,各国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中欧双方主要关注共同抗疫与重启经济两大话题。双方同意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共同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开展多双边合作,助力国际社会早日战胜疫情。正如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扬·扎赫拉迪尔所说,如今保护主义盛行,急需正向动力来保持市场开放和经贸活力。

而中欧深化合作的举措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多确定性,为世界提供了积极示范。此前的720日,欧盟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本次对话还涉及到共同抗疫、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这表明中欧合作并不局限在经贸方面,还致力于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在更多领域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共同解决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性问题。

与此同时,中欧双方重视通过经贸、金融领域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20201月至7月,虽受疫情冲击影响,但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仍高达2.41万亿元。7月份,中欧班列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双方建立了疫情期间的有效机制,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68% 连续3个月开行超千列。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国际贸易业务主管佩皮恩·德弗雷斯表示,尽管受到疫情以及英国‘脱欧的双重影响,上半年港口业务量依然超过2500万吨,实现增长14%以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成为我们业务增长的关键。在悲观的全球经济预期下,稳步增进中欧经贸金融合作恰逢其时。

在经贸关系方面,双方承诺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为双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贸易物流畅通,保障上下游工业品和原材料供应,促进投资项目正常运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提出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相互对接,积极推进中欧互联互通和第三方市场务实合作;在金融合作方面,双方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和互利合作。后疫情时代,中欧在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维护稳定、良性发展的中欧关系,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越是艰难时刻,越是需要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双边经贸关系;越是挑战时期,越是需要扎实经济内功。此次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的理念。

面对疫情冲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充分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内循环、外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随着内循环中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我国外循环的竞争力也将愈发强大。

在全球经济萎缩、外部市场乏力的不利形势下,我们在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重视国际循环中新的机遇与挑战、努力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双循环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加速中国经济复苏。保持中欧经贸关系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是中国构建良好国际循环的重要一环,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石。

面对目前世界形势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此次中欧对话向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为推动全球抗疫与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影响中欧关系良性发展的一些复杂因素。对此,应充分发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深化宏观经济和贸易政策对话,建设性处理分歧摩擦,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张婷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欧美制裁了俄罗斯七年,俄罗斯是如何应对的?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美已经对俄罗斯进行了长周期、全方位、多领域的制裁。如今七年过去了,俄罗斯国内经济的确受到较大冲击。但是,由于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反制措施和补救办法,俄罗斯总体而言经受住了欧美制裁考验。近两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主动反思对俄政策,寻求与俄罗斯和解。

一、对受制裁企业给予帮助

为了对国内受到欧美金融制裁的企业进行救助,俄罗斯先后通过了两项反危机计划。2015年的反危机计划共有60项条款,涵盖七大方面,一是支持进口替代。二是支持非原材料商品包括高科技商品出口。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为重大经济领域融资创造条件,包括完成国防采购。五是对受通胀影响的较为困难人群进行补偿。六是降低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七是优化预算开支和稳定银行系统。总之,所有救助资金约为474亿美元。

随后,俄罗斯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2016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行动计划》(简称反危机计划),涵盖了120项反危机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汽车、交通机器、农业机器制造、轻工业和建设部门;第二类是通过优化国家开支,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实施经济转型。据悉,2016年反危机计划基金由政府财政预算、政府反危机基金等承担,规模达到了8800亿卢布。

二、不首先制裁,但会对等反击

俄罗斯与欧美实力对比非常明显,可以运用的制裁手段相对有限。而且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欧洲市场,与德国等欧洲国家存在较深的经济联系。因此,为了尽可能维护本国利益,俄罗斯通常不首先对欧美发起制裁。但是,针对欧美发起的联合制裁,俄罗斯都予以对等还击。201487日,针对欧美等国家发起的联合制裁,俄罗斯政府公布了一份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发起对等制裁,宣布未来一年内,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的部分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禽类、乳制品、水果、蔬菜、坚果等。

针对欧美国家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关闭俄罗斯领事馆,俄罗斯也予以对等还击。20188月,由于发生在英国的斯克里帕尔事件,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23国驱逐了俄罗斯150多名外交官。作为对等还击,俄罗斯外交部也于同日召见了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23国驻俄使节代表,告知他们俄方将以数量对等原则驱逐这些国家的驻俄外交人员。对于美国的制裁,俄罗斯则驱逐了60名美国外交官,关闭了美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

2018年,美国要求俄罗斯须在48小时内关闭相关总领馆和外交设施。针对美国的外交制裁,俄罗斯也立马做出对等反击,宣布美国驻俄罗斯的外交机构工作人员应裁减755人,以使两国在对方国家的外交机构人数达到对等的455人,同时禁止美国使馆使用其位于莫斯科的多处房产。

三、对制裁阵营中的不同国家区别对待

在欧美构建的反俄制裁联盟中,一些国家是主动追随美国参与制裁。但也有一些国家是迫于美国的压力,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制裁措施。甚至还有一些国家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坚持与俄罗斯继续合作。针对那些对俄相对友好的国家,俄罗斯并没有予以回击,而是在其他领域寻求合作。例如,针对迫于美国压力参与制裁的日本,俄罗斯并没有将日本被列入还击制裁名单中,甚至几乎每年都会主动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与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主场外交——东方经济论坛,吸引日本对俄投资。

另外,由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与美国存在差异,俄罗斯也予以区别对待,只做对等回击。例如,位于北极的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依旧接受了来自法国道达尔公司的投资。德国和俄罗斯也继续围绕北溪二号天然气项目开展合作。法国也是最先公开提出要反思欧盟对俄政策的欧洲国家,德国也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缓和。

对于没有参与对俄制裁的国家,俄罗斯积极寻求与他们开展合作。作为对欧美制裁的回击,俄罗斯实施向东转战略,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通过欧亚经济联盟整合并强化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联系。通过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强化与中国的贸易,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另外,俄罗斯也以欧亚经济联盟为平台,拓展与东盟的合作。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利哈乔夫曾在俄罗斯——东盟商务论坛上表示,仅2016年第一季度俄罗斯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就增长了20%

四、连横欧洲反向打破美国霸权秩序

与此同时,在国际政治博弈中,俄罗斯非常善于利用美国和欧洲的矛盾,拉拢欧洲反向打破美国的霸权秩序。针对美国的金融制裁,俄罗斯率先呼吁去美元化,增加黄金储备,开启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大规模提高欧元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根据俄罗斯《消息报》的报道,2019年俄罗斯央行的美元持有量减少了一半多,美元在中俄双边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不足一半,欧元上升至30%。而俄罗斯对外的能源贸易和军事武器贸易也开始逐渐放弃使用美元,采取欧元。例如,2019年俄罗斯和印度在S-400军购贸易谈判中达成一致,决定采用欧元结算。而随着黄金储备的持续增长,俄罗斯国内总量越来越接近20世纪苏联在二战前夕创下的2800吨的纪录。

2019924日,美国没有给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俄罗斯外交官颁发签证。针对此次事件,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佐托夫提议向联合国提出请求,将联合国总部从美国迁至中立国家。20191018日,根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已正式向联合国递交草案,建议将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会议地点迁移至奥地利维也纳或瑞士日内瓦。

总之,面对欧美的制裁,俄罗斯无意激化矛盾,但又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尤其与欧洲国家始终坚持斗而不破,并充分把握了反俄阵营中的美欧矛盾,反向利用对俄制裁的反噬力连横欧洲打破美国霸权秩序。

【各国应对疫情的政策】

希腊

817日起,希腊各大城市迎来结束夏季休假的民众返城潮。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早前再次呼吁民众回城后要特别小心,要分享回忆,勿分享病毒。希腊当局以及卫生专家均有共识——未来的12周,将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

阿提卡大区政府在14日已经宣布,从816日起,对由各岛屿抵达比雷埃夫斯和拉菲纳港口的渡轮乘客进行随机新冠测试。而从17日的检测结果显示,暂时没有发现任何一例新冠患者。

18日起,阿提卡地区医疗机构在比雷埃夫斯港E1号门长期设置检测中心,对从高危旅游目的地返回的旅客,尤其是有发热或咳嗽等症状的旅客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希腊内政部17日宣布,所有公共机构雇员和前往办事的民众,在服务过程中都必须佩戴口罩;长期患病的雇员可选择在家工作至831日。

另外,雅典市政人员从17日起,已在包括宪法广场在内的多个地区消毒台阶、长凳、垃圾桶以及人行道路面,以确保雅典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于希腊新冠疫情的最新发展,希腊前左翼政府卫生部长桑托斯在接受电视台SKAI采访时表示,希腊正处于第二波疫情出现的一个关键阶段,需要更有效的新计划,还需扭转民众对新冠病毒防控松懈或绝望的情绪。

桑托斯称,现时希腊新增患者人数不断上升,民众的个人责任缺失被过分强调,政府角色和国家责任则被忽视,似乎抗疫成功便是政府的功劳,而一旦出现失误便是民众造成的。他还将民众对防疫的松懈情绪归因于当局在公共卫生标准上的出尔反尔和自相矛盾。

桑托斯认为,当局应出台本土化、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在入境点和国内病例多发地进行更严格的检测,这将更好地保护希腊及希腊旅游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获得社会和政治认同,否则民众将不能自觉遵守公共卫生规定。

捷克

818日教育部长罗伯特·普拉加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学年学校在教学时必须遵循的卫生措施。捷克学校将于91日开始恢复正常开学,捷克教育部发布了在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学校如何工作的手册。

卫生学家拉佐瓦(Rážová)表示,如果一名学生被感染,就不必关闭整个学校。区域卫生部门单独评估接触者及其风险。卫生部长亚当·沃伊特奇表示:如果一个地区被标记为红色,即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最高,则学校可能会关闭。在严格的卫生条件下,学校食堂也将可以营业。但是,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应尽量少见面。因此,食堂可以提供更长的午餐时间,或者可以为个别班级定义房间的一部分。禁止自助收集餐具,饮料,汤或沙拉。如果由于危机或紧急措施或由于检疫规定而导致至少一半以上的班级/部门/课程的孩子/学生不能亲自出现在学校,学校将开始提供远程教育。

91日开始,恢复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室内公共场所规定戴口罩的义务,并且围嘴,围巾,披肩或其他防止飞沫扩散的手段也被视为呼吸保护装置。

斯洛文尼亚

自从斯洛文尼亚逐渐放松了大多数防疫措施之后,卢布尔雅那机场的返程乘客逐渐增多,航空管制也开始放松。7月,卢布尔雅那机场有2.1万名乘客,比6月的数量增加了四倍。5月该机场的乘客仅有111人。但是依旧比去年高峰期的人数要少。更多的航班也返回到卢布尔雅那机场。当前有九个航空公司的航班开始停靠。例如塞尔维亚航空每周4架次往返于贝尔格莱德和卢布尔雅那。黑山航空也有1架次。汉莎每周有12架次往返于法兰克福和卢布尔雅那等。

罗马尼亚

817日,社会民主党向议会提出针对奥尔班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批评现政府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违反了对公民实施的所有规则。社会民主党称罗马尼亚是一个漂泊国家,政府是零信誉

奥尔班总理表示,社会民主党提出的谴责动议是不负责任的行动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卫生部长隆卡表示:塞新冠确诊病例数正在减少,但检测病例并未减少,希望大家必须遵守措施,避免疫情再次爆发。

塞尔维亚流行病学家BranislavTiodorović警告说,新的学期即将开学,也有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如果疫情再次爆发将停课,转为在线课程。

塞尔维亚危机工作小组布拉尼斯拉夫·蒂奥多罗维奇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目前的新冠流行病疫情不确定,但有稳定迹象 ,尤其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和克拉格耶瓦茨大城市的疫情。塞危机工作小组决定,从15日起,从北马其顿、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入塞尔维亚的外国公民需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克罗地亚

818日,克罗地亚教育部长拉多万·福奇斯主持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了97日将开学,所有学生必须要回到学校,而1-4年级的学生不建议戴口罩,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无法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所以还不如不戴,5-8年级以上的学生的防疫守则将在稍后推出,预计8月底将推出完整的学校防疫守则,只有确诊感染或者疑似的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授课,其他学生必须回到学校。部长强调,如果一处学校爆发疫情,并不意味着该市,或者该省的学校将被停课,而是继续正常开课。另外教育部和公共卫生局还成立了开学专项工作组,进行学校开学的具体措施研究,工作组的成员拉德卡说,我们收到了一部分家长协会发来的请愿信,他们反对在教室里上课,我们也考虑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是从长远看,网课无法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

克罗地亚境内的核酸检测机构接待的人数激增,而检测结果也从原本的24小时延长到了48小时,萨格勒布检测机构更是增加了3个检测点。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经济事务和基础设施部长塔维·阿斯(Taavi Aas)周二表示,限制航线对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是必不可少的。之前爱沙尼亚爆发新冠肺炎的地方就是从外来游客来爱沙尼亚进行观光旅游开始的。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谨慎,并了解这一危险尚未得到克服。即使经济上困难重重,我们确实必须寻找使每个人都能生存的方法。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政府计划在2021年将贫困线提高为369列弗,今年的贫困线为363 列弗。政府正在考虑让劳工社会事务部长能够根据国家预算情况提出贫困线的标准和规模,并且新的贫困线将与经济增长放缓和宏观经济预测相对应。这是由于疫情造成的经济形势恶化所致。此外,政府还正在计划为17万名18岁以上的永久性残疾人士提供援助。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是否有第二波疫情?即使是专家也有不同意见。国家已经制定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计划。计划共分为5个阶段:

0阶段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已经触发,在此基础上,公共卫生办公室向内政部提交了一项关于紧急情况声明的提案,随后由政府批准。各个部门负责至少保证30天的防护设备并做好计划措施。此阶段从3月开始。

斯洛伐克目前处于第1阶段。这始于疫情恶化,这反映在被检测出的感染者数量逐渐增加以及在感染诊所和病房中住院的数量逐渐增加。

在疫情的第2阶段,预计疫情将进一步恶化,预留的床位占用率应在该阶段达到50%以上,并且开始出现爆发性传染。措施包括诸如关闭和禁止组织公共活动之类活动。在此阶段,卫生部长将发布命令,将病床重新分配。

在第3阶段的情况下,斯洛伐克将再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将继续对人多的地方进行消毒。应当增加道路和人行道的消毒,尤其是封闭隔离检疫场所周围的消毒。例如,废物管理的运作也应受到监督。这也意味着传染病诊所和病房的床位已占用达75%以上,新出现的疫情必须由地区公共卫生当局根据区域公共卫生当局的建议加以隔离。

4阶段为疫情结束后,逐渐解封,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匈牙利

根据匈牙利最新的疫情数据,匈牙利当前是安全的。因此自9月起,传统的托儿所和教学机构可以正常开放。但是学校应当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将会快速对受到疫情威胁的学校或其他机构进行干预。人力资源部与国家防疫小组、内政部以及国家卫生中心合作,针对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制定了20202021学年的详细的开学计划。具体包括了11个主题内的70点内容。特别对开学前的全面消毒和清洁、洗手设施、校内佩戴口罩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人力资源部还对宿舍的位置进行了规定。其中特别提到那些自国外回到匈牙利的学生需要进行检测。匈牙利政府将负担检测的费用。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政府今天决定从91日起提高学术人员的最低月薪。根据修订后的规定,教授的最低月薪为1,569欧元,副教授的最低月薪为1,005欧元,讲师的月薪为805欧元。教育和科学部表示,今年用于加薪的资金将由教育部的2020年预算提供,方法是从其他计划中重新分配资金。

立陶宛

目前在考纳斯有175人被诊断出COVID-19,其中48人已经住院,考纳斯成为立陶宛新冠肺炎的焦点。考纳斯市政府建议对城市餐饮场所和活动实行更多限制,以减缓冠状病毒的传播。考纳斯市市长维斯瓦达斯·马蒂约萨蒂斯(Visvaldas Matijošaitis)指出,考纳斯市发病率的上升正在达到危险极限。我们不能通过关闭餐饮或其他公共服务来进入极端状态。我们正在寻求一种折衷办法,以确保人口的最大安全并同时保持城市的生命,客观地考虑到今天的状况。目前市政府建议针对公共场所的客人流量进行管理限制:限制酒吧的人数,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确保座椅之间两米或安装隔板。建议餐饮服务的营业时间少于总营业额的一半,并且在室内运营的餐饮场所将营业时间限制为晚上10点。

 

【疫情的经济社会影响】

希腊

当地时间818日上午,希腊卫生部长瓦西里斯·基基利亚斯(Vassilis Kikilias)宣布:第一批新冠病毒肺炎疫苗将于12月底在希腊上市。基基利亚斯表示,这批疫苗是由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公司合作研制的,由欧盟统一采购,希腊分得300万剂,七次分批交付,分别是在12月底,1月,2月,3月,5月和6月底,首批70万剂将于12月底运抵希腊。

他指出,优先接种疫苗的是弱势群体。谈到最近有关防疫措施的社会放松情况,他还强调,年轻一代要支持政府,要保护老年人这样的弱势群体。

基基利亚斯称,目前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局势充满困难但是政府措施合理。他补充说,未来14天,卫生当局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随时准备调整应对措施。他说,必要时候将实行局部封锁

此外,关于流感疫苗,基基利亚斯部长说,卫生当局已经订购了420万剂疫苗,第一批优先弱势群体接种,时间从10月到12月。

罗马尼亚

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罗工业产量同比毛下降16.4%,实际下降16.7%。分大类看,加工工业毛下降18.2%,实际降幅为18.6%;电、热、煤气和水的供应业产量同比毛下降3.8%,实际下降2.7%;采掘业同比毛下降6.8%,实际下降7.8%

保加利亚

保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第2季度失业率为5.9%,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失业率为6.2%,女性为5.5%。15-64岁年龄段的就业率是67.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在2020年第二季度就业人口中,服务业占比62.9%,工业占比30.5%,农业、林业和渔业占6.6%。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刘作奎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顾虹飞、管世琳、边敏嘉、吴佳岳

审核:刘作奎、管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