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1年03月17日-03月18日)

中东欧经济动态、美欧数据主导权之争:

中东欧地区形势跟踪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U.S. and Europe Data Dominance Dispute:Report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in CEECs

(No.149    2021.3.17-3.18)


疫情大数据


本期目录

专家观点:

1、邱强:阿尔巴尼亚的太阳能发电步入了快车道

2、王义桅:欧盟的“疫苗护照”应该认可中国疫苗

3、乔治∙佐戈普洛斯:“两会”为新征程谋篇布局

4、刘典: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看美欧数据主导权之争

5、路艳丽:2021年初中塞合作势头强劲



各国形势跟踪


专家观点

邱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教授):


阿尔巴尼亚的太阳能发电步入了快车道


2020年阿尔巴尼亚对于太阳能发电进入快车道,加速了太阳能招投标的节奏。1月份,能源部计划为位于西南城市菲尔(Fier)附近的Karavasta地区太阳能公园的140兆瓦太阳能发电厂项目建设招标,投标的截止日期是3月16日。


能源部长Belinda Balluku表示,该项目的总成本预计约为1亿欧元,中标者将有望于5月初签订合同。Karavasta项目招标吸引了欧洲乃至其他大公司的极大兴趣,已有20多家国际公司参加了竞标建造,最终法国公司Voltalia以24.89欧元/MWh的最低报价中标该国一个光伏项目。


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阿尔巴尼亚领土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的东部海岸。它位于北纬39°38'至42°38'之间和西经19°16'至21°04'之间。由于这个地理位置,阿尔巴尼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带,夏季炎热干燥,阳光充沛,冬季温和,太阳能充足。阿尔巴尼亚大部分地区如佩斯科比、斯库台、都拉斯、地拉那、发罗拉和saranda等日平均太阳光照强度在1500千瓦时以上/ 平方米,见表1,其中都拉斯、斯库台和kucove三个地区每年日照时间均在2400小时以上,见表2。



如果阿尔巴尼亚的太阳能电池板系统与希腊的太阳能电池板系统类似,热水的潜在生产量应相当于360 GWhth(或装机容量的75 MWth)的能量。相对于30万平方米(或0.3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实际上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因为以色列和希腊等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渗透率实际上大于0.45平方米。据估计,阿尔巴尼亚理论上可以通过太阳能提供26000MW的电力。


阿尔巴尼亚很早就开始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但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太阳能利用不足,尤其是太阳能发电占比较低,到2017年仅为0.83%,不到1%,见表3。


早期,阿尔巴尼亚主要通过平面收集器主动利用太阳能。当温度升高时,可以将水加热用于家庭需求。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开发太阳能最有可能的技术,而以色列,土耳其和希腊等国家则主要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系统为住宅和服务行业提供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是为服务行业(如医院,酒店),工业和家庭提供家用热水的成熟技术。阿尔巴尼亚国家自然资源署(NANR)及其赞助商也开始对住宅和服务部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供应热水。阿尔巴尼亚不少民众已开始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然而,电力不及电价太高是太阳能热水器推广的一大障碍。虽然如此,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在市场上被逐步接受,并且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电量。


早在2009年,联合国发展署(UNDP)和环保署(UNEP)就已选中阿尔巴尼亚作为发展太阳能专案6个国家之一,计划在阿安装太阳能设施,以清洁能源协助阿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另外五国是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印度、墨西哥和智利。 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太阳能热水市场改革和倡议的一部分,全球环境基金提供了发展阿尔巴尼亚国别方案的赠款约280万美元资金。该倡议的目标是在项目期间安装7.5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的新装机区,并每年实现年销售量2万平方米,该专案历时4年。根据联合国倡议,阿尔巴尼亚开发计划署正在支持一个计划,根据赠款和财政拨款安装5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为普通家庭提供热水。预计2020年以前总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底达到52万平方米。


即便得到联合国的资金援助阿尔巴尼亚太阳能热水还是进展缓慢。到2010年,阿尔巴尼亚共安装了10,7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服务业占60%,家庭占40%,总装机容量达到52000平方米,相当于约70g GWhth,占2009年家庭用电量的1%。


其实,除此之外,当时太阳能利用还存在通过使用光伏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经过中间阶段的可能性,但由其生产的一个能量单元的成本约为27-32美分/度,这在阿尔巴尼亚开发存在财政困难。为此,2012年10月16日阿尔巴尼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为该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确立了法律框架,规定为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设立国家基金。新设立的国家基金,将以贷款形式为投资者提供优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在该国获得资金及政策的支援。


此外,阿尔巴尼亚政府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开发用于灌溉和饮用水泵送的光伏系统的试点项目。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尤其是浮式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浮式太阳能发电技术挪威技术最好。“浮式太阳能发电面临的挑战是海面的波浪、盐水侵蚀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说对挪威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因为如果说挪威人擅长什么的话,那就是对付恶劣天气了,”挪威太阳能集群组织商务代表英厄·斯特兰德在指出。挪威那些在全世界建造水力发电厂的能源公司,如果利用水库来进行浮式太阳能发电,也会看到双倍的收益。这些公司的优势是他们拥有已经建成的电力输送基础设施。


Ocean Sun是一家专门研究浮式太阳能发电的挪威公司。公司受水产业启发,开发了一项现已获得专利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将为挪威能源公司Statkraft,在阿尔巴尼亚的Banja水库,建造一个浮式太阳能发电场。太阳能发电的方式成熟多元,不光聚焦于浮式发电。因此竞争激烈,价格较低,主要采取拍卖模式来招标。


2010-2017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的竞拍价格快速下降,驱动力之一是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的迅速走低,统计期内降低了1/4左右。此外,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开发商经验的积累以及竞拍中的竞争加剧,都推动着竞拍价格的下降。


在技术和价格双重驱动力下,阿尔巴尼亚太阳能发电开始布局了。2016年8月,Novoselë Photovoltaic PowerPlant Sh.P.K. 提出要在阿尔巴尼亚西南部建造一个50兆瓦的光伏电站,投资额为7200万欧元。同月,Sun&Wind Energy Corporation提交了一个30兆瓦的风力、太阳能混合发电项目建议书。该项目预计将在2030年建成,所需总投资额为4500万欧元。2016年11月,由一些本土能源公司所组成的联盟曾提交了一个50兆瓦光伏电站的项目建议书。


2017年1月初,阿尔巴尼亚能源和工业部收到了本土公司Albanian General Electricity SH.A. 和A.E. Distribution提交的1.7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议书。这一规划中项目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欧元,应该会参与该国在2月推出的可再生能源拍卖。


2017-2018年,全球约有50个国家采用竞拍模式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一数字到 2019 年有望增加到100个。主要原因是它能够揭示有竞争力的价格,其机制设计也存在很大的弹性,能够依据各个国家的特殊条件和目标进行定制。


在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竞拍模式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太阳能光伏。2017 - 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竞拍规模约为97.5GW。其中,太阳能光伏的占比超过一半,一些国家还在最近为聚光太阳能热发电(CSP)举行了首次竞拍。


与传统能源相比,由于资源禀赋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亚洲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此前,中国在总计10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竞拍中,共中标5GW,平均价格为 67.8 美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0.48元/千瓦时)。在2018年菲律宾举行的一轮50MW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竞拍中,最低报价仅有43.9 美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0.31 元/千瓦时。


2017年以后,阿尔巴尼亚作为新进入运用可再生能源竞拍机制来拍卖太阳能光伏发电。因为阿尔巴尼亚希望加入欧盟,作为能源共同体缔约方,需要遵循“欧盟委员会关于2014-2020 年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的国家支持指导方针”,其中将竞拍作为主要的支持工具。该指导方针的特点在于,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之间的竞争,以及将更多的项目风险向投标人转移。


2019年,在全球太阳能光伏的平均竞拍价格走势趋于下降的时候,各国减少对太阳能发电补贴的同时,如荷兰和比利时。阿尔巴尼亚通过新的净计量电价方案,将极大地提升本国太阳能发电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吸引大量的高技术的太阳能公司角逐阿尔巴尼亚太阳能市场,将阿尔巴尼亚太阳能发电的比重扩大。新的净计量电价将等于市场价格,并将在阿尔巴尼亚政府批准后立即生效,适用于不超过500千瓦(AC)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日前,据阿尔巴尼亚光伏项目开发商兼光伏产品分销商EuroElektra Sh.p.k首席执行官Elton Cekrezi称,阿尔巴尼亚能源和工业部可能会在本周或下周批准一项新的净计量方案,Cekrezi还是一个本土光伏利益集团的领导者,集团旗下包括许多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公司。这一方案可推动总共约200兆瓦的光伏装机容量。Cekrezi还透露说,首个可以使用该计划的装置由阿尔巴尼亚公司EuroElektra建造。这个500千瓦的地面光伏电厂是总共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第一部分,完工之后预计可以满足公司几乎全部的电力需求(估计为6兆瓦)。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欧盟的“疫苗护照”应该认可中国疫苗


据报道,欧盟正计划推出一种“疫苗护照”,以促进欧盟内部的人员流动,其中一项提案称,只有接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疫苗才能在欧盟旅行。


欧洲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了英国和美国的四种疫苗。然而,中国疫苗已捐赠给近70个国家,并出口到43个国家,但由于中国疫苗目前不在其列,欧盟即将推出的所谓“疫苗护照”的效用可能有限。


欧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权衡是否推出这种“绿色通行证”旅行证书措施。欧盟的一份报告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经济依赖旅游收入的国家较为支持,但欧盟北部成员国(如德国)提出了保留意见。


随着世界从新冠肺炎大流行中艰难复苏,有效的疫苗护照是各国和各区域恢复因封锁而造成人员流动严重受阻的选择之一。如果疫苗护照不能包含大量采购的中国疫苗,抛开欧盟和中国以及采购中国疫苗国家间的商务人士之间的流动,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旅游业将遭受巨大损失,因为长期以来中国游客一直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来源。


自从新冠肺炎大流行暴发以来,西方世界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争夺医疗用品,抵制隔离规定,无休止的争论是否戴口罩等。


疫苗的分配问题也不例外,从大量囤积到分配不均。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向中国寻求疫苗供应,匈牙利成为第一个使用中国疫苗的欧盟成员国。目前,塞尔维亚已经收到了200万剂中国疫苗。


中国是最早推出疫苗的国家之一,承诺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中国已宣布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提供最初的1000万剂,主要是为了满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紧急需求。越来越多的南美、非洲和亚洲国家正在向中国寻求供应。最新信息显示,马来西亚计划在本周四开始接种由中国科兴生物(Sinovac Biotech)生产的疫苗。


与此同时,欧盟还没有批准中国的疫苗,这暴露出其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其更有效地促进疫苗接种计划,它似乎不能停止将疫苗问题政治化,尽管它将不可避免地延长受重创的经济复苏时间。


由于流行病的预防措施十分缺乏,疫苗分配机制也很低效,欧盟的经济复苏之路可能比其他主要经济体更坎坷。


另一方面,中国已加紧努力,推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和经济复苏,并已开始向35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提供新冠疫苗。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苗民族主义”或“疫苗鸿沟”应被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所拒绝,以帮助全人类。


本文系根据环球时报对王义桅教授的英文采访编译

(翻译 刘江鸿)

乔治∙佐戈普洛斯(George N. Tzogopoulos,法国尼斯欧洲大学讲师,希腊德谟克里特斯大学讲师,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助理研究员):


“两会”为新征程谋篇布局


今年“两会”的召开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即将开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新发展蓝图。


去年,第一波新冠肺炎大流行袭击整个世界。作为首先受到病毒攻击的国家,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封锁措施来遏制病毒,已获初步成效。


在此情形下,2020年“两会”,既作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和作为最高政治咨询机构的全国政协,没能如期在3月举行,而是被推迟至5月。两会的召开喻示随着疫情好转,中国重新步入正轨。


今年疫情形势向好,“两会”得以如期举行。中国已控制住病毒,每天新增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少。同时,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政府希望加快疫苗接种,保护公众健康。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为国家抗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指明方向。


今年初,拜登正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为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带来一些希望。近日,中国疾病专家钟南山和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在线上对话中,也就疫情防控达成共识。


中国正在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擘画前景,并开始强调质量而非速度,强调发展而非增长。


所谓“新常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中国正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创新是成功的关键。201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通过世界国际产权组织(WIPO)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


这一趋势在2020年得到了加强。中国继续领跑全球,提交了68720份申请,同比增长16.1%;紧随其后的美国提交59230份申请,同比增长3%。

为了释放创新潜力,中国政府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据科技部消息,中国科研相关支出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明显上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预计3720亿美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获得更多自主性,可以选择优先发展的领域。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进而得到保障。


因此,中国将有能力更好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在国际上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例如,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会使中国和欧盟等其他经济体更加紧密联系,寻求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投资合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已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前不久,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这一成果证实,艰苦奋斗、战略布局和长远眼光,已经取得成效。中国自立自强,以其独特的治理模式稳步前进。


与过去相比,世界不再那么安全。但中国正在变强,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新的全球秩序中,中国已经发出自己的声音,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它由其国内决策所塑造,而其对外政策正是其国内决策的延伸。

(翻译 杜梅)

刘典(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看美欧数据主导权之争


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大型数字平台日益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其掌握的海量数据要素则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资源。各国为增强自身的数字经济竞争力,纷纷加强对大型数字平台企业的治理,实现对本土数字市场的权力再配置。2021年3月5日,Spotify投诉苹果软件商店实施垄断,欧盟可能将再次对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和支付系统提出反垄断诉讼;3月13日,欧盟反垄断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谷歌的广告业务面临着“大规模调查”,此外还包括对Facebook市场和数据的调查。


起诉大型科技公司只是欧盟规范本土数字市场的需求的一部分。实际上,2020年12月15日,欧盟委员会就已公布《数字市场法》等两部法规,堪称《电子商务指令》后最重大的数字经济规则立法,完善本土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网络。欧盟通过重新规范在欧盟数字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超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对本土数据资源与数字市场治理的规则制定权。而这也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美欧之间围绕欧盟数字市场主导权的竞争。


《数字市场法案》的发布意味着欧盟通过对本土数字经济制定规则的方式加强对数字市场的主导权;同时限制盟外大型数字平台继续主导欧盟市场获得超额经济利润的能力。近年来,欧盟数字经济竞争力不足,在全球数字版图中的边缘化趋势显著。2019 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中国与美国占全球70个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90% ,而欧洲的份额仅为4%;全球七大超级数字平台均来自中美。此外,欧盟在美欧双边经贸中处于数字逆差的状态。脸书在欧洲拥有约4亿用户,创造其全球收入的25%;谷歌在多数欧盟成员国的搜索市场份额也超过90%。欧盟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高质量市场的利润空间长期被以美国为主的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垄断。


因此,《数字市场法》特别关注对大型跨国数字企业的监管,限制其权力。根据法案的第2至3条,凡是提供特定的在线服务且营业额、市值或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主要是来自美国的超大型网络平台,都被认定为“数字守门人”。法案禁止守门人利用其在数据共享、软件安装、平台选择、广告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者限制市场竞争。通过规制盟外的超大型数字企业,法案将打造更公平、有序的数字市场秩序。这有利于将推动本土中小型平台企业的壮大以及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欧盟数字经济的竞争力。但同时,受到约束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才采取减少基础服务、设置技术壁垒等措施,对目前还依靠这些平台的欧洲中小企业增设法网之外的障碍,对欧洲数字经济构成新的挑战。


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是数据,因此欧盟发布《数字市场法案》,为数字经济建章立制的同时特别强调增强本土数据资源的掌控和运用能力。202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初步认定亚马逊违反欧盟反垄断法,利用平台掌握的大量数据为其自营业务牟利,扭曲了常规市场竞争。实际上,脸书、苹果等来自美国的大型数字平台一直凭借先发优势与数据优势,抢占欧盟数字市场的利润,导致本土企业无法对等地分享数据红利。


所以,继《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之后,欧盟再度发布《数字市场法案》,对欧盟数据的开放共享、监管治理等问题作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规定。例如,法案的第6条第(1)款j项和i项分别规定,平台不仅应向任何第三方在线搜索引擎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条件提供最终用户在“守门人”平台上产生的免费和付费搜索的相关数据,而且也要向在线商业用户以及商户授权的第三方,免费提供有效的实时访问和使用数据;而且法案的第(1)款a项还规定禁止平台在竞争中使用非公开的数据。此外,法案第5条款和6条(1)款h项规定了尽量避免数据的合并,保证数据的可移植性。以上种种,皆旨在破除大型数字平台在获得关键竞争数据上的垄断地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字市场进入壁垒,促进第三方与大型数字平台之间的有效竞争。这将提升欧盟的平台企业对数据资源的运用能力,将平台的数据资源转化成本土企业所可利用的公共产品。但同时也会削弱盟外的超级数字企业对欧盟数据的利用能力,进而加深美欧在数据资源掌控权的深层次冲突。


《数字市场法案》不仅意在规制欧盟的数字市场秩序,更希望打造数字时代数据市场治理规则的全球标杆,提升欧盟在数字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软权力。当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对本土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以及数字经济生态进行治理。而在自身数字经济硬实力相对有限的背景下,欧盟率先对区域外的平台企业设立法律规章,通过规制盟外企业的数据使用和业务经营规则,将自身在数字领域安全、价值观与全球数字规则相结合,有利于引领数字经济领域国际规则规范的发展,提升欧盟的制度性权力与影响力。


未来,大型数字平台进入欧盟市场,将会受到《数字市场法》等法律在数据治理、技术标准、隐私保护等方面规则的制约。一方面可能会减损以美国互联网巨头为首的大型数字平台企业的利润。实际上,尽管美国政府一年来频繁对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召开反垄断听证会,但当欧盟及部分国家主张征收“数字税”时,美国方面也立即启动“301 调查”。因此,欧盟整顿本土数字市场的措施也可能会加剧双方在数字平台治理权力分配上的博弈,“跨大西洋技术联盟”面临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欧盟在积极实践其“数字主权”、“战略自主”等战略理念,增强制度性权力,在更多元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发挥更大的作用。

路艳丽(河北经贸大学塞尔维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1年初中塞合作势头强劲


法国著名政治学家雷蒙·阿隆在其《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曾阐释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提出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背后蕴含着可能性的道理。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持续下滑和中美关系紧张等现象,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受到新的挑战,但是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合作却呈现强劲势头,中塞友谊迅猛增进。


一、经济务实合作成果凸显

中国与塞尔维亚的进出口总额上升迅速,2020年全年,中国和塞尔维亚进出口总额3767亿第纳尔,与去年相比增长22.7%,约合36.67亿美元或32.04亿欧元,中国成为塞尔维亚第三大贸易伙伴。2021年初两国经济务实合作更加紧密,1月6日,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同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塞尔维亚铁路车辆股份公司共同签署《轨道车辆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两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合作,该备忘录将为塞购买时速200公里的机车奠定基础,以满足未来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苏博蒂察段客运需求。2月4日,中塞签署《塞尔维亚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塞尔维亚甜菜粕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和《中国海关总署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塞尔维亚财政部海关署“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互认的协定》,促进两国农业领域合作,同时从两国海关有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互认等制度层面推动两国务实合作。3月6日,为进一步推进两国合作,中塞合作协调推进会召开,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将继续坚定发展对华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二、携手共抗疫情彰显友谊

塞尔维亚疫情历经多次反弹,抗击疫情成为塞尔维亚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积极助力塞尔维亚抗疫,2021年初,中国共有三批新冠肺炎疫苗抵达塞尔维亚,分别于1月16日和2月10日、3月5日运抵塞尔维亚,总数已有200万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以及总理布尔纳比奇不同时间段去机场接机并对中国表达感谢。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中国新冠疫苗的到来对塞尔维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将挽救许多人的生命,有助于保护塞人民健康和实现经济复苏,再一次验证了两国的深厚友谊。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塞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国药集团付出的努力。我们对塞中之间的伟大友谊感到自豪,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发展对华关系,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2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专家组、中国华大集团专家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等中国人士授勋,以感谢他们在塞尔维亚抗疫以及对塞中合作、塞中友谊宣传报道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


三、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中塞高层互动频繁。1月25日,塞财政部长马利出席“17+1合作”国家协调员视频会议。2月9日塞总统武契奇出席在线上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讲话,对中国提倡的多边主义进行了赞同,感谢中国对塞尔维亚抗击疫情的帮助,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塞合作。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积极与当地政府、媒体等不断开展互动。


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和学者在不同场合为中国发声。面对欧洲议员诋毁中国在塞尔维亚投资的公开信件,塞尔维亚业界进行了质疑,认为欧洲议员打着关心塞尔维亚的环保和民众健康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不愿看到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日益增加,并乐见中国人甚至是俄罗斯人离开此地。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系教授萨维奇(LjubodragSavic)呼吁,塞尔维亚应该忽略类似的指责,而紧握来自中国的真正的“合作之手”。2月16日,针对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新疆的无端抹黑,塞尔维亚议会塞中友好小组主席奥布拉多维奇和诺维萨德市长武切维奇认为,西方的恶意攻击无法掩盖新疆发展成就,恶意攻击毫无事实依据,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2月17日,德国《图片报》发表文章,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没人在乎我们命运的时候,是中国运来了呼吸机,是他们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谈及外界质疑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合作时,武契奇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四、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

中塞两国合拍纪录片《心弦》,于当地时间3月2日20时在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以中塞两国音乐家的交往交流为切入点,展示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


综上所述,2021年初中国与塞尔维亚政治互信迅猛提升、经济务实合作成果显著、民心相通在共抗疫情中淬炼、文化交流也更加丰富,彰显了“铁杆”友谊。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果,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两国拥有共同的目标:抗击疫情和促进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是中塞两国共同的目标之一,两国携手抗疫成果显著。此外,两国都致力于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疫情的影响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是塞尔维亚高度重视的目标,这为中塞双方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务实合作机会。


其次,传统友谊的奠基与患难见真情的升华。中国与塞尔维亚传统友谊浓厚,2016年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塞成为中东欧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两国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患难见真情使两国人民友谊进一步升华。


再次,中国对塞尔维亚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和“17+1”合作背景下,塞尔维亚都是重要的合作国,两国合作打造了很多经典合作项目,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塞尔维亚,重视与塞尔维亚的合作。此外,与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积极推动中塞合作,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建厂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这些与疫情下中塞合作持续上升的现象密切相关。


另外,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对华友好态度。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对华友好态度助力中塞关系发展,武契奇总统多次在公众场合的讲话与发言对中塞友谊做了很好诠释,在媒体发达的时代,“铁杆”友谊在两国民间流传。

各国形势跟踪

希腊

当前,希腊疫情前景仍不明朗,不过,当局考虑到经济困境及民众的承受极限,已经准备逐步解封。而针对被欧洲多国停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希腊政府决定暂不叫停,将继续为民众施打。


希腊国家疫苗接种委员会在3月14日发布的一份公告中,援引了欧洲药品管理局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的说法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注射疫苗后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与疫苗接种本身有因果关系。因此,希腊国家疫苗接种委员会决定按照已制定的计划,继续推进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种工作。


希腊卫生部长瓦西里斯·基基利亚斯(Vassilis Kikilias)16日也证实了希腊将继续使用阿斯利康疫苗。他在接受Skai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分析多个欧盟国家暂时停止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同时,各方应保持冷静,并收集有关该疫苗的信息。


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3月17日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对本轮疫情未来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并透露政府预计将在未来48小时内宣布逐步解除封锁的计划。对于欧盟正在推动建立疫苗证书的建议米佐塔基斯表示支持,他说,此举能在很大程度上在新冠疫情仍在流行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恢复成员国之间已接种疫苗人员的旅行往来。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News.bg》网站3月17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建议创建“数字绿色证书”,以促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盟公民在欧盟成员国内的自由流动。数字绿色证书将证明持有者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检测为阴性或曾感染过新冠肺炎。该证书将以电子或纸质形式免费提供。证书将包含一个QR码,以确保证书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欧盟委员会还将建立一个门户网站,以确保所有证书可以在欧盟的任何地区获得验证,并将为成员国推行证书提供技术支持。各成员国有责任决定为旅客解除哪些公共卫生限制,但必须确保持有该证书的旅客获得同样的豁免权。


保加利亚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2020年GDP下降4.2%,为1186亿列弗,合606亿欧元,人均8748欧元。


罗马尼亚

罗众议院高票通过关于修改石油法的紧急政令,引入欧委会指令内容,规定罗职能部门可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受欧盟外第三国控制的法人或侨民进行石油勘探、开采等活动,对于已生效的协议,罗可单方面解约。


罗国家公路运输商联合会(UNTRR)在3月16日发送的公告中提出,政府应将道路运输纳入将提交至欧委会的国家复兴与复原力计划(PNRR)。该联合会要求,从国家复兴与复原力计划项下拨付50亿欧元用于罗道路运输的数字化与脱碳化。UNTRR指出,鉴于欧洲绿色新政的要求和目标,罗公路运输行业须继续加速脱碳化,大力投资于新能源汽车。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汽车是目前运营欧盟内国际运输业务的企业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的长途运营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罗公路运输公司必须为其车队配备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北马其顿进出口总额为153.427亿美元,同比下降7.7%。其中,出口额66.332亿美元,同比下降7.7%;进口额为87.095亿美元,同比下降7.7%。贸易逆差为20.763亿美元,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北马主要贸易伙伴为德国、英国、塞尔维亚、中国和希腊。


1-12月,中国与北马贸易额为7.63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北马对华出口1.637亿美元,同比下降1.5%;北马自华进口5.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0%。中国是北马第四大贸易伙伴。


匈牙利

匈牙利总理表示,匈牙利并不能快速地为所有人接种,这是因为疫苗的数量不够。布鲁塞尔并没有承担其责任。迄今匈牙利一共有5774个接种点,其中包括5005位家庭医生、629家医院、140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专业医疗机构。对于匈牙利人来讲,这些接种点是组偶的。布鲁塞尔并未送来足够的疫苗,而我们却为此而付钱。例如迄今匈牙利仅获得了约定中的一半阿斯利康疫苗。如果未来有足够的疫苗,那么医院接种点将会增加至1547个,专业医疗机构的接种点增加至200个。


捷克

捷克共和国尚未停止阿斯利康疫苗的注射。据卫生部长称,尚无与血凝块有关的证据。他回答说自己是血液学家,他了解这一点,捷克共和国将继续接种疫苗。


布拉格海关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没收了近700,000个口罩。他们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必要的产品证明。据海关官员说,这些口罩是从中国进口的。这批货物价值约200万克朗。


斯洛伐克

斯副总理理查德·苏利克(Richard Sulík)表示下周一将宣布辞职,同时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接受了劳工、社会事务和家庭部长米兰·克拉伊尼亚克的辞职。


克罗地亚

美国在里耶卡港口资助建设海事危机协调和培训中心完工,并举行了庆祝仪式。该中心是美国通过美军欧洲司令部(EUCOM)向克罗地亚提供的援助,以提高海上训练和应急能力,美方表示对该项目对两国在北约下的军事合作和共同安全至关重要。


塞尔维亚

15日,塞尔维亚教育工作者工会(USPRS)表示,鉴于塞尔维亚新冠疫情持续恶化,有很多在读学生和老师被感染,是无症状患者,建议所有的学校停课改为线上授课。3月13日,塞决定从下周开始,中学继续网课形式教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也转为网上授课,低年级学生继续正常上课。


按每百万接种疫苗的数量而言,塞尔维亚在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按每百万完成接种疫苗的数量而言,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


塞贸易、旅游和电信部国务秘书坎蒂奇表示,2020年塞线上销售额达330亿第纳尔,几乎是2019年170亿第纳尔的2倍。


波兰

3月15日,卫生部长亚当·尼泽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到本周四(3月18日),新冠感染人数超过25000人,那么整个波兰将会再次恢复全面封锁的状态。”目前小波兰省的病床占用率和呼吸机占用率已经拉响警报,在整个省份里仅剩20台呼吸机可供使用。现在西里西亚省已经在筹备新的临时医院——EXPO克拉科夫展厅,预计将会有600张新床位抵达该省。


爱沙尼亚

3月15日,爱沙尼亚总理Kaja Kallas的新冠检测呈阳性,她将进行自我隔离,直至完全康复。Kallas说,她有点发烧,但没有出现任何其他症状,总体感觉很好。“我正在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一直待在家里直到康复。”爱沙尼亚总理说: “我呼吁每个人都遵守安全预防措施,在室内戴口罩,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果可能的话远程工作,尽可能呆在家里,因为病毒正在爱沙尼亚各地广泛传播。”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交通部长塔利克斯·林凯茨(新保守党;JKP)在与阿塞拜疆驻拉脱维亚Javanshir大使会晤时说,重新启动拉脱维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航空客运,这符合两国的利益。林凯茨表示,拉脱维亚计划从今年6月2日起复飞里加和巴库之间的航线,频率为每周两次。拉脱维亚还认为,拉脱维亚与阿塞拜疆之间以及整个欧亚大陆都有货物运输的潜力。


同时,拉脱维亚方面确认,只要疫情条件允许,就准备在2021年下半年在里加主办下一次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官员们一致认为,在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之前,重要的是继续在部委和企业家层面上进行合作,以便该委员会可以讨论实际合作的措施和结果。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刘作奎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顾虹飞、吴佳岳、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刘江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 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成立之时简称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2019年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后,简称改为“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