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交流互鉴最精辟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做了科学的判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欧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就指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中国积极倡导同欧盟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其中文明交流互鉴占据重要比重。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全球稳定和繁荣,其中文明的交流举足轻重,是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程,研究好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就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要着眼点和抓手。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主持的《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项目尝试从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入手,深入探索建设中国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话语阐释。本项目立足将文明交流互鉴这一概念具体化,避免陷入主题概念不明、外延不清的学术困境。课题以追求人类更好的现代化为背景,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急迫性、民族发展的亟需性、顺应时代的主题性为标准,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交往,详细分析在中欧交往中的重要时段,即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而形成的与西方互学互鉴(如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国家改革发展而推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及向西方开放互学互鉴,以及进入新世纪关于中华民族复兴而推动的“第二个结合”等问题的特点和内容。这些文明交流互鉴最终要超越古今、中西、文明与野蛮、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去除“欧洲中心论”的迷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建构,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阐释。从上述概念分析出发,项目系统梳理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历史进程,将目光主要聚焦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同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进程,深度提炼在“救亡压倒启蒙”“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背景和时段下,中欧文明交流互鉴所体现的主体内容,以及在交流互鉴中带给中国的经验和启示。要想深度推进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就要清楚了解中欧两种文明的差异和特色之处,从中可以找到借鉴之点,课题为此通过三个主题的研究分析来深度剖析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特色,通过系统提炼中欧文明标识性概念以及文明中蕴含的基因要素来深度剖析两种文明的差异性和共通性。这三个案例分别是:从中国和欧洲在“大一统”上的历史进程比较研究来深度剖析各自的文明特性;对各自的文明特性所形成的欧洲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比较研究;两个文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软实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欧文明交流互鉴概念的界定、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历史的系统梳理、中欧文明互鉴重要主题的比较研究,项目试图探索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科学路径,从而为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规范性研究参考。其路径正如陈乐民先生所强调的:“首先的意义不在于区别优劣。中西文明各自产生于各自的土壤中,在此为优者,在彼不必亦为优者,甚至可能结出谬种来。研究者的功夫,首先是还原其本相,懂得两种文明的本相。”他更认为:“文化交流的阶段,其实就是相互格义的阶段……说到底就是主体格义客体。我格义你时,我是主体;你格义我时,你是主体。格义得怎么样,也就见出格义的水平。既可能格义出两种文明的融通处(不是浅层次的),又可格义出两种文明的各自特殊义。”总之,本项目旨在对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多维度探索,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在理念上的先进之处,在发展路径上的包容之处,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创新之处,在文化上的融通之处,积极摒弃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中心论,从而为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