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地区合作机制的变迁:筚路蓝缕,方兴未艾
中国-中东欧地区合作机制的变迁:筚路蓝缕,方兴未艾
鲁道夫·福斯特(Rudolf
Fürst)
摘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这一次区域多边合作框架自成立以来已有7年,并展示出其具有吸收新成员的潜力。因此,欧盟越来越关注17+1对于欧盟内部团结的潜在“分裂影响”。中国-中东欧合作未给欧洲伙伴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但这些国家仍将其视为强化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平台。当前,中美关系处于贸易争端中,美国将中国在中欧持关系中续增长的影响力视为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在欧洲的首要问题是缓解与欧盟、德国和法国在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下的紧张态势。2019年,随着希腊的加入,杜布罗夫尼克峰会的召开以及意大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逐渐在欧洲的南大门建立了据点。
回顾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成立以来的7年,除了巴尔干地区得到中国几项大型的能源的基础设施投资外,其他欧洲成员国,比如V4(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3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国对中国的投资已从最初的热情逐渐变得清醒,但他们仍会继续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年度峰会,将之视为外交事件。
16+1日益萎缩和官僚化,成果有限。在过去的七年中,16+1的正式制度化包括总理年度会议、设立秘书处、建立“12项措施”和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及年度经贸论坛和“国家协调”部门合作机构以进行投资、运输和基础设施、物流旅游、地方政府间合作、高等教育、联合商会、金融合作、科学技术和智库交流。每年16 + 1峰会都会发布最终纲领,总结过去一年的事件并规划未来的计划与实施。近来,这样一个笼统和松散的年度正式会议使人们对中国的真正利益产生怀疑。因为这16个国家大多没有严重负债,也不需要财政援助,并且欧盟为其基础设施提供的结构性基金大大超过了中国给中东欧国家提供的贷款。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一些正等待加入欧盟的巴尔干国家可能会将中国的贷款和投资视为替代机会。
欧洲内部波动与中欧竞争张力。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由于中国投资者日益强调欧洲是其投资的战略目的地,波兰和匈牙利启动了使中国更深入参与中东欧的经济外交战略。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诸国在中国与跨大西洋联盟之间的摇摆不定的政治立场,暴露出它们对16+1的政治忠诚是有限的。在索非亚峰会(2017)上,波兰由副总理贾罗斯瓦夫·戈温(Jaroslaw Gowin)出席、达赖喇嘛访问捷克、爱沙尼亚、波兰和斯洛伐克,以及捷克偶尔表现支持欧盟对中国人权的批评立场,这表明了中国的政治模式在中东欧国家并不受欢迎。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严重的限制是欧盟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看法日益恶化、以及对16+1破坏欧洲统一的担心。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战略文件《中欧战略展望》,包含了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增强的最严厉的声明。因此,欧盟呼吁建立更加平衡的互惠贸易和投资制度,并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加更多压力,对投资进行细化检查、废除强制性技术转让,并加强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安全。
美国对中国在中东欧影响力的上升担忧。事实上,对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持最强硬的声音来自美国。美国前国务卿韦斯·米切尔(Wes Mitchell)和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在访问布达佩斯和华沙期间,都将中东欧地区视为一个受到俄罗斯和中国影响的战略竞争区。捷克总理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首次会面就表明了加强网络安全合作的计划。2018年11月,捷克和波兰宣布对华为采取强硬的限制措施,并且波兰逮捕了两名华为高管,这表明其强烈反对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先安抚“三巨头”,然后扩张到17+1。2019年3月,中国主席习近平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主席容克会晤。2019年8月的中欧峰会证明了中国在欧洲的首要关切是“三巨头”(欧盟、德国和法国),同时中国也避免在与美国进行贸易战时与欧洲对抗。现在,17+1的重心正在从V4转移到巴尔干半岛。在获得意大利对“一带一路”倡议,里雅斯特和热那亚物流港口平台的支持后,中国逐渐开始在欧洲南部的门户立足。
对捷克和其他17+1欧洲成员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1.退出17+1对成员国并不可行,因为与中国进行积极的商业对话仍可以获得额外的好处。2.在中欧之间持积极、透明的立场,并以各种形式促进双边议程。3. 捷克通过在与中国的双边议程和欧盟的共同政策之间表现出连贯和透明的立场来安抚欧盟。捷克将通过17 + 1框架促进其部门优先事项,同时继续支持欧盟关于全球和地区政治问题的共同政策、欧盟共同与安全政策:包括网络安全问题、欧盟内部贸易和投资政策(关于联合外国直接投资审查制度),并与欧盟共同的价值观和人权政策保持一致。
鲁道夫·福斯特(Rudolf Fürst),捷克布拉格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亚关系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Policy brief_Fürst_2019.06.05.pdf
(边敏嘉 编译)